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老齡化加速 "中國式養老"如何破題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速,構建高質量的“中國式養老”新模式成為重要的時代命題。


8月15日,“城心守歲月——共繪中國式養老新圖景”主題沙龍舉行,多位專家共議養老新趨勢,探索多元化、專業化、智慧化的養老路徑。

破解老中青三代的養老困局


對於當下的養老特點與需求,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、人口與健康學院院長、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杜鵬指出,改革開放以來,中國的養老方式和制度體系發生了巨大變遷。養老方式從家庭養老走向社會化養老,基本養老服務也從兜底補缺邁向均等普惠,形成了既區別於傳統,又有別於其他國家的“中國式”特征。

中國正經歷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、速度最快的‘人口-家庭共時性變遷’,‘70後’‘80後’‘90後’都面臨著養老困惑。”杜鵬說,官方正著力推進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,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,優化孤寡老人服務,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。



具體而言,如何增強正處於中青年的“70後”“80後”“90後”的養老安全感?杜鵬提出五方面思考。

一是政策支持制度化,建立穩定的養老預期;二是服務體系分層化,減少養老支持焦慮;三是服務內容精准化,提高服務質量;四是服務機制智慧化,發揮科技力量;五是主體協同多元化,合力構建養老安全網。


對於老年人而言,如何打造高質量的“第二人生”?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、當代學者、作家周國平探討關於養老的感悟時說,老年人要閱讀、旅行、關注藝術和寫作,要把“老”養成年輕的狀態。




他建議,老人應該有主動養老的意識,對老年生活有自主的意願和規劃。精神維度、主動養老直接影響養老的心態和品質。因此,養老機構要關注養老的精神維度,鼓勵老年人主動養老。

談及備受關注的“城心養老”模式,他表示,相較於傳統養老社區,“城心養老”能夠一箭三雕:一是可以親近子女,享受親情;二是臨近大醫院,醫療資源無縫對接;三是貼近人間煙火,生活氛圍濃郁。“讓老人感覺到‘我依然是這個社會中的人’很重要。”

保險業賦能養老新生態

在構建高質量養老服務體系進程中,保險等金融工具的作用愈發重要。

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、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鎖凌燕指出,當前中國保險業面臨一個重要挑戰,即如何隨著社會進步持續發揮保險的重要作用。保險業還需要關注居民的非財務風險。如果保險業能夠在提供傳統金融服務的同時,提供相應的關聯服務以化解消費者焦慮,能在一定程度上給長壽社會貢獻“保障密碼”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2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2 秒